如果你一年不怎么开空调,能过得舒舒服服,那你就不用保暖了。当然,如果你有闲钱,可以随心所欲。
至于新风系统,要看你所在地区雾霾是否严重,空气质量好不好,晚上睡觉有没有开门窗的习惯。如果周围空气不错,醒来也不会头晕,那就没必要装新风了
如果预算充足,建议做。有了保温层,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也不会太热;安装了新风,最大的好处是在需要关门窗的时候屋内有新鲜空气。
保温:防火B2级的XPS板只要400元/立方米左右。如果用40mm厚的保温板做外墙保温,材料费只需要加16元,人工和辅助材料加四五块钱。一层半的房子保温费应该不超过10,000元。我认为夏天减少空调的使用,冬天减少烤箱的成本是值得的。只是如果铝合金窗采用80系或90系断桥窗的话,附加成本可能要3万到5万。窗户的节能也比较重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
新风系统:我觉得如果你是建中高档住宅,周边农村的空气污染或者粉尘比较重,可以做。如果不是,自然通风应该更符合使用习惯。
看你家的位置。如果天冷,则应加保温。如果天气不是很冷,请不要使用它。
根据我们建房的经验,屋顶一定要有保温层。冬暖夏凉。住的舒服,盖房子一辈子,不方便。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新风系统。穿上提高生活品质。
屋面的高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太阳的照射。因此想办法把热量反射走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这时就可以考虑用热反射隔热涂料喷涂在屋顶上。在受到太阳辐射后,一部分辐射热量被屋面材料吸收,另一部分被层面反射出去。反射热量的大小取决于屋顶表面材料的颜色和粗糙程度,色浅而光滑的表面具有较大的反射率,如屋面采用浅色砾石、混凝土或涂刷白色涂料,均可起到明显的降温作用。
住在顶楼最怕过炎热的夏天了,室内温度过高,就像蒸笼一样,遇到雨天,还易发生渗水、潮湿、发霉等恶劣情况。如何在顶楼住得舒心?顶楼的防水与隔热处理是顶楼住户不得不认真做的功课。施作屋顶防水层时,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规范施工;在顶层加做保温层,能实现有效的隔热效果……
屋顶防水做得好与坏,除了会直接影响住户正常的生活和居住的舒适性外,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防水材料的选择对防水层质量和耐用年限有极大的影响,正确选择、合理使用防水材料是住宅屋面防水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住宅屋面应该选用什么防水材料呢,需要注意的是,住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其屋面选用的防水材料应有所区别。
【顶楼怎么做隔热和防水】
1、如果是平顶楼顶房,可以使用防晒隔热涂料达到隔热的目的,因为平顶楼顶房的面积相对比较平整,接触到阳台照射的面积比较大,而且时间也非常长,所以使用防晒隔热涂料是很有必要的。
2、如果是琉璃瓦或铁皮房顶的顶楼房,防水隔热涂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医院建筑屋顶如何保温与隔热?
由于医院建筑从用途上讲为民用建筑的公共建筑品类,我们可以参考下文内容来做为医院建筑屋顶保温隔热的施工要点。
01、外保温屋面
这种屋面保温形式是把保温材料做在屋顶楼板的外侧,让屋面的楼板受到保温层的保护而不致受到过大的温度应力,整个屋顶的热工性能能够得到保证,能够有效避免屋顶构造层内部的冷凝和结冻。屋面可上人使用。
构造做法:通常做法是在楼板上设置绝热材料,在绝热材料外侧设置防水层和保护层。保温材料的厚度应通过热工计算符合所在建筑热工分区的节能设计标准。
适用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新建和改造建筑的屋顶保温。
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的屋顶隔热层,能够保证冬季屋顶内表面温度和室内采暖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4℃。
02、太阳能热反射涂料隔热技术
太阳能热反射隔热涂料利用涂膜对光和热的高反射作用使太阳照射到涂膜上的大部分能量得到反射,而不是被涂膜吸收。同时,这类涂膜本身的导热系数很小,绝热性能很好,这就阻止了热量通过涂膜的传导。
水性涂料是建筑涂料的发展趋势和必然归宿,水性反射隔热涂料已成为国内外隔热涂料的研发热点。中国建材研究院自2005年开始了对水性隔热涂料的研发。总体来说,我国目前高性能的水性反射涂料还处于研发推广阶段。
通过对北京、合肥、深圳的研究表明,给建筑顶层外表面加装隔热涂层可显著降低房间空调负荷和日制冷量;整个夏季的空调平均日制冷量随地区的不同可降低40%~60%;隔热涂料还能显著降低房间外表面和内表面温度的峰值和波幅,在节能的同时改善室内热环境。
但是在应用热反射涂料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由于太阳辐射吸收率的降低会引起顶层房间冬季采暖负荷的增加,从全年能耗的角度考虑,在不需要采暖的夏热冬暖地区住宅中使用会带来明显的收益,在其它地区则需要权衡计算来判断。
屋顶保温是为了降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顶层房屋的供暖耗热量和改善顶层房屋冬季的热环境质量的一项围护措施;屋顶隔热是为了降低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顶层房屋的自然室温从而减少其空调能耗的围护措施。由于两者针对的围护对象不同,所采取的构造形式应有区别,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时应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进行。